不怕六爺掛得多,就怕六爺只掛一顆:中國空射彈道飛彈重磅登場!
2025/04/09

近日,一張轟-6N轟炸機掛載「神秘飛彈」的高清照片在網絡上曝光,再次點燃了軍迷圈的熱情。雖然這已經不是轟-6第一次展示強悍掛載能力,但隨著越來越的高清照片的曝光,那顆孤零零掛在機腹中央、身形修長、外形怪異的飛彈,很可能是一款全新型號的空射彈道飛彈(ASBM),而它的出現,或將改寫亞太乃至世界的空基戰略格局。

▲網上新曝光的拍攝于前23年的高清照片

根據照片顯示,這款飛彈尺寸巨大,長度大約在11至13米之間,幾乎與轟-6N機身長度的三分之一相當。從外形來看,飛彈采用了雙錐體彈頭設計,并配備三角形穩定翼,明顯具備彈道飛彈的結構特征,同時具備一定的高超音速能力。

不少分析認為,這款飛彈并非是簡單的「空射版東風-21D」,而是尺寸更大、性能更強的升級型號,甚至可能基于東風-26或者鷹擊-21海基飛彈改進而來。

從彈體尺寸、布局來看,它很可能加裝了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,并針對空射環境進行了優化。而從以往信息看,其實早在2022年,就曾有網友拍攝到類似場景,但這次照片分辨率更高,細節更加清晰,基本可以確認這是我國空射彈道飛彈家族的一名「新成員」。

▲轟-6攜帶該型飛彈的細節特寫

過去,轟-6系列「能打能抗」的稱號更多依賴于其巡航飛彈載荷——長劍-10、長劍-20、鷹擊-12等巡航或反艦飛彈。然而空射彈道飛彈的登場,則賦予了轟-6N完全不同的戰略級打擊能力。要知道,空射彈道飛彈本身具備幾個核心優勢:

第一,打得遠。 陸基東風-21D射程約為2500公里,而空射版擁有載機初速度和高空起飛優勢,射程保守估計可達3500-5000公里。

第二,彈道靈活。 這類飛彈在飛行過程中可采用三段式變軌彈道(比如再入后拉起-俯沖-再拉起),顯著提升突防能力,令敵方反導系統防不勝防。

第三,攜帶平台靈活。 陸基飛彈受地理限制明顯,而轟-6N具備空中加油能力,其作戰半徑在加油后可突破7000公里,配合飛彈射程,理論上對上萬公里外目標實施打擊也非天方夜譚。

如果從東部沿海起飛,結合一次空中加油后,轟-6N掛載這款飛彈的打擊范圍可覆蓋夏威夷甚至美國西海岸。如此一來,東風系列飛彈形成了「海陸空」三線布局,從本土縱深、海上平台到空中突擊,三位一體的打擊網絡已初見端倪。

▲去年轟-6飛抵美國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

從目前曝光的技術細節和外形特征判斷,這款神秘飛彈與東風-26的戰斗部頗為相似。

特別是雙錐體彈頭、穩定翼的布局、彈體比例、發動機布局等,都與東風-26或鷹擊-21如出一轍。

鷹擊-21本身就是基于東風-26縮小改進而來的艦載飛彈,而此次空射型號,很可能就是鷹擊-21的「空中版」。有推測認為,這是一枚安裝了兩級固體助推器的空射彈道飛彈,彈徑在0.8-1米之間,戰斗部或支持「核常兼備」,具備對航母編隊、大型基地、高價值地面目標的打擊能力。在助推器加持下,該彈道飛彈的初始加速度得以迅速釋放,在短時間內突破敵方防區,進入高超音速滑翔段。結合軌道變軌能力,基本可以對抗現階段美軍「薩德」、「標槍」等反導系統。

▲東風-26

過去,美軍戰術體系倚重「全球部署、航母為核」的海空聯合戰體系。而我國東風-21D和東風-26的服役,率先打破了美軍在第一、第二島鏈的「安全區」。

但這兩款飛彈皆為陸基型號,在靈活性和戰場適應性上仍有短板。

現在,空射反艦彈道飛彈補上這一空缺,特別是對遠洋艦隊而言,轟-6N的突然出現可能意味著「不知哪天頭頂就掉下來一個東風」。這一能力,將成為海上「拒止戰略」的核心王牌。而在未來實戰中,轟-6N可在其他空軍火力清除敵方防空節點后快速介入,發射飛彈對敵艦、基地或機場實施戰略打擊。這樣的一擊,遠比常規巡航飛彈來得迅猛、致命、防不勝防。

▲轟-6攜帶該型飛彈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拍到了

軍迷圈曾流傳著一個廣為人知的梗:「不怕六爺掛得多,就怕六爺只掛一顆」。如今看來,這顆「神秘彈道飛彈」顯然直接把轟-6系列的作戰級別,從「戰術」拉升到了「戰略」層面。

在空軍「戰略化」進程中,空射彈道飛彈無疑是最關鍵的一環。

未來,隨著新一代隱身轟炸機、空天高速飛行器的不斷突破,中國空軍「遠程打擊+高超音速+機動突防」的戰略體系將更趨完備。可以說,六爺掛著的,已經不再只是飛彈,而是一份新時代的底氣。

精選推薦
圖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