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太阳系中总共有七颗大行星。而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,它是气态行星,被称为“巨行星”或“木星巨人”。木星(Jupiter)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。

古人早已认识这颗行星 ,罗马人以主神朱庇特命名这颗行星。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。到西汉时期,《史记‧天官书》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,与“五行”学说联系在一起,正式把它命名为“木星”。
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容易被观测和研究的行星之一,由于它是离地球最近的巨型气态行星。许多太空探测器都曾到达木星,探索其卫星、磁场和大气层,为我们深入了解整个太阳系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信息。

木星让我们感到恐惧,也许是因为它的大,它有多大呢?
木星的质量大约为1.898×10^27千克,平均直径大约为139822公里,体积大约为1.43×10^15立方千米,这么大的天文数字真的让人难以想象。

用具体的数字来了解木星不太直观,所以下面,我们就拿木星地球做一下对比,看看它究竟有多大。
以地球来说,1321个地球才能组合成为一个木星的大小,并且还有很多空着的区域。根据两者的直径来看,木星的直径是地球的11倍。木星的自转速度很快,一天只有9小时56分钟,而地球则需要24小时。

木星上还有着太阳系最恐怖的风暴,大红斑风暴,它可以持续几百年。
大红斑的长度是24000至40000千米,宽度是12000至14000千米。它的直径大到可以容得下2至3颗地球。这个风暴的最大高度比周围的云层高出约8千米。

虽然木星很大,但是它的密度很低,所以木星的质量只是地球的318倍,木星虽然体积极其大,但需要注意的是,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,没有固体表面,所以它的大小是指其大气层的范围。

地球虽然也被小行星袭击过,但是概率很小的,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球的前方有木星保护。木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,它的质量是其它行星质量总和的2.5倍,强大的质量代表着它有着强大的引力。
因此,当太阳系外围有小行星脱离轨道向地球撞来的时候,经过木星时候都会被它强大的引力吸引,要么撞击到木星上,要么成为木星的一颗小行星。

1993年3月24日,美国天文学家尤金·苏梅克和卡罗琳·苏梅克以及天文爱好者戴维·列维,利用美国加州帕洛玛天文台的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彗星,这颗彗星命为苏梅克-列维9号彗星。
1994年7月16日至22日,苏梅克-列维9号彗星在近木点时被潮汐力撕成了21块,最后以每秒60千米的速度向木星撞去。
这次撞击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全球核武器储备总和的750倍。

可想而知当时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的是地球后果为怎样?所造成的疤痕比地球的直径还长,如果是地球那就是灭顶之灾。
木星有时也会给我们抛来一些危险的小天体,让地球处于危险之中。因此,和木星共同生活在太阳系,是一件让人又喜又忧的事。
对于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都来自于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。因为木星的引力作用,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颗小行星冲破束缚,朝着地球愉快地飞来。

据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BrianG.Marsden介绍,1770年,一颗巨大的彗星在距地球约160万公里的地方飞过。
从轨道上看,这颗名为Lexel的大彗星来自太阳系外围。当它经过木星附近时,木星强大的引力使它脱离既定轨道,转移到新的轨道上。
这个新轨道指向地球。Marsden这样评价Lexel轨道的变化:“看起来像是木星瞄准了地球,但最后没中。”

木星巨大气浪和美丽云团被许多艺术家视为创作灵感的源泉。研究和探索木星,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,激发和拓展人们的想象力和美感。
我们通过研究木星可以进一步认识太阳系的演化和起源,揭示行星形成的过程,对于地球和人类进一步探索外太阳系的未来任务至关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