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及人生谋略,就不得不提战国隐士鬼谷子王诩所传世的《鬼谷子》一书,此书将鬼谷子的一生所学归于一本,包罗天地纵横捭阖,使人能从中一窥谋略之道的微妙。而在遥远的战国时代,正因为有了鬼谷子的学说,才有了战国的征伐合纵,将一潭死水的周朝搅动的风起云涌,可以说战国便是鬼谷子导演的“一出好戏”,朝歌云梦山有对云:“鬼谷三卷隐诓天下,兵家七国才出一门”。为小无内,为大无外。益损、去就、信反,皆以阴阳御其事。阳还终始,阴极反阳。——《鬼谷子·捭阖篇》释义:要想做好细微的小事,便要精益求精达到微妙之境,这便是“阴”,而要想成就大事,则要放眼长远视角广大,这便是“阳”。如此而为,所有的受益及损伤,离去与到来,忠诚与背叛,等等各种行为皆会因为阴阳之间的调和变化运行。大事的成就开端于小事,小事做到极致便是成就大事。以阳求阴,苞以德也,以阴结阳,施以力也。阴阳相求,由捭阖也。此天地阴阳之道,而说人之法也。为万事之先,是谓圆方之门户。
——《鬼谷子·捭阖篇》
释义:用博大去求细致,便需要用高尚的德行去包容,以弱小去结交强大,就要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去突出自己。“阳”为君,“阴”为臣,捭阖阴阳之道便如同君君臣臣之道。这便是万事万物之间的根本道理,也是游说他人的基本道理,了解捭阖之道便是解决事物的关键所在。古之大化者,乃与无形俱生。反以观往,覆以验今。反以知古,覆以知今。反以知彼,覆以知己。——《鬼谷子·反应篇》释义:贯通古今凡是有大造化的圣人,之所以从容通达于世间,便是懂得反覆之道。“反”回溯过往,“覆”实践当下,回溯过往的历史,便能通晓事理,通过不断的实践,便可以认清当下的形势。了解他人的过往便可以认清对方,从自己生活中总结便能认清自己。内者,进说辞也。健者,健所谋也。欲说者务隐度,计事者勿徇顺。阴虑可否,明言得失,以彻其志。方来应时,以合其谋,详恩来健。内有不和者,不可施行也。——《鬼谷子·内健篇》释义:所谓“内”的意思便是采纳与接受之义,所谓“健”的意思就是谋划和策略。要想说服他人,一定要在自己的心里揣摩谋划好步骤,寻找出其中的规律来实施。内心的谋划要思虑周详,想好如果依照内心的谋划实施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,这样操作最终能不能控制对方的意志。如果所思所想可以适应情况,便可以付诸于行,如果这样的作为,违背他人的意愿,便选择放弃。虚者,罅也,罅者,间也,间成大隙也。虚始有朕,可抵而塞,可抵而却,可抵而息,可抵而匿,可抵而得,此谓抵虚之理也。——《鬼谷子·抵虚》释义:所谓“虚”指的便是“罅(xià)隙”,罅隙指的便是裂痕,器物上的的裂痕会由小变大,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,当彼此之间出现细微裂痕之时常常会有所预兆,这个时候便要适时的将其修复,裂痕出现将其阻塞,也能令裂缝变小,以至于慢慢消失,最终完整如初,这便是“抵虚”的道理。所谓的“抵虚”便是将彼此间的嫌隙消弭在最微小的状态。凡度权量能,所以征远来近。立势而制事,必先察同异,别是非之语,见内外之辞,知有无之数,决安危之计,定亲疏之事,然后乃权量之。释义:但凡能够从容掌握揣度他人的能力,洞察他人的才干,便能吸引人才来投奔自己。如果想要形成一方势力,使事情提高成功的机率,便要先考察所用之人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,分辨人们的所反映的是是非非之言,明鉴内部与外界的言论,尽可能洞悉一切关键,从而谋划相应的策略,确定谁可重用,谁不可用。如此安排后还要再反复权衡利弊,如此做到周详极致,便可成事。 喜欢的,点个分享吧!
- END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