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悠久的歷史上,出現過無數令人驚嘆的猛將英雄。他們來自不同的時代,身懷絕藝,為國盡忠。有的英勇善戰、力拔山河;有的智謀過人、用兵如神;更有不少猛將兼具文武百科,是當世難尋的卓越人才。
項羽,字孟勝,楚國人,楚后的子孫。他曾率領楚軍,在革命戰爭中力拔山河,與劉邦爭奪天下,被后人稱為「楚霸王」。
項羽生而神力過人,能舉鼎千斤,張弓三百斤。他曾在井陘之戰中,以三萬人大破秦軍十余萬。項羽身先士卒,驍勇善戰,每次出征都能殺回滿堂紅。
在與劉邦爭天下的歷程中,項羽占盡上風,幾乎將劉邦殲滅。如在彭城之戰中,項羽以三萬人力挫劉邦聯軍五十五萬,大勝而歸。在淮南之戰中,項羽分兵殲滅韓信主力。項羽的勇武無人能敵,劉邦幾次敗北,只能東逃不止。
然而,天意弄人。最終,劉邦聯合諸侯,設下齊營攻楚之計,項羽中計后潰敗。垓下之戰中,項羽力戰而亡,結束了與劉邦爭天下的歷程。項羽雖敗猶榮,一人之力可敵國力。他那氣吞山河的豪情、舞刀弄戈的威武,至今仍令后人懷念。飛鳥盡,良弓藏,武俠一去不復返;但楚霸王颯爽英姿,千秋絕代。
李存孝,唐末名將,本為李克用部下。他在朝廷征討黃巢叛軍時,以先鋒身份立下汗馬功勞。
李存孝勇冠三軍,每次出戰從未失敗。在攻取陳州、許州時,他都能以少勝多,大敗黃巢軍。朝廷詔令討伐黃巢,李存孝必能完成任務,立下赫赫戰功。在對付黃巢的戰斗中,李存孝表現出神勇無比的本領:他能迅速調動部隊,做出正確判斷;他善于利用地形,設下疑兵;他身先士卒,親自頂在最前線沖殺;他的突襲戰術,總能讓敵人措手不及。
李存孝不只會用兵,還懂得運籌帷幄。他能看穿敵人虛實,設下反間計,誘敵深入;又能料敵如神,對敵軍形勢了如指掌。這種過人的軍事才能,令朝廷深為倚重。然而,好景不長。在乾寧元年,李存孝遭人誣陷,被車裂處死。他猝然離世,朝野皆為之嘆息。李存孝一生勇武,所向披靡,可謂當世難逢的良將。
冉閔,十六國時代冉魏的創建者。他本為后趙石氏一族部下,后自立為帝,恢復姓氏,建國大魏。冉閔對抗胡人有著強烈的民族意識,被后人稱為「武悼天王」。
那時,北方胡族橫行,屠殺漢人。冉閔痛心漢家江山淪喪,誓要驅胡復漢。他在位期間頒布了著名的《殺胡令》,組織漢人反抗胡族統治。在冉閔的領導下,曾多次大破胡人勇冠三軍。他能以少勝多,屢次殲滅胡族主力。其中羯、氐兩族給漢人造成了巨大苦難,都在冉閔手下遭受毀滅性打擊,為漢人報了血海深仇。
冉閔心系漢族蒼生,民眾視他為救星。他的出現,使漢人看到了黎明的曙光;他的反抗,點燃了匡扶漢室的希望。雖然冉閔最終被慕容儁擊敗而死,但他那誓血河山、復漢土的氣概,永遠留在后人心中。
李靖,出生于北周末年,唐初名將。他助唐高祖李淵平定四方,為唐朝的統一立下汗馬功勞。李靖善用兵如神,統帥天下,被后人譽為「定國公」。
李靖曾率軍擊敗薛仁杲、王世充等叛軍,攻取大半個北方領土。在玄武門之變后,他又平定了齊王李元吉的叛亂。這為唐朝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。此后,他又領兵南下,擊退林士弘的進攻。在擊潰多個叛軍后,李靖威名遠揚,讓南方各路諸侯不敢輕舉妄動,從而確保了唐朝的統一。
李靖不但是出色的統帥,也是杰出的軍事家。他總結多年征戰經驗,著有《紀效新書》等兵書。這為后世研究唐代軍事提供了寶貴參考。李靖以一人之力,助唐開國立世,為后代留下寶貴遺產。
秦瓊,唐初名將,以勇猛聞名。他曾助李世民奪得帝位,封為「右威衛大將軍」。秦瓊武藝超群,曾多次在戰場上大勝敵手,為唐軍立下汗馬功勞。
秦瓊善于近身作戰,矯健敏捷,手持長劍便能殺入重圍。他在洛陽攻城戰中,曾單槍匹馬突入城中,斬殺數百敵軍。后人傳為佳話。在李靖平定山東之亂時,秦瓊也用兵如神。他能準確判斷敵情,出奇制勝。在微步關大戰中,秦瓊只帶數百人便大破叛軍主力。此役使唐軍士氣大振,山東之亂平息在即。
秦瓊不僅個人武藝高強,還善于指揮作戰。他勇冠三軍,所向披靡。秦瓊為人簡樸穩重,深得部下衷心擁戴。這也是他能屢建奇功的重要原因。秦瓊一生為唐鞠躬盡瘁,是當世難逢的良將。
關羽,三國時期蜀漢名將,劉備麾下五虎大將之一。他英勇絕倫,能力出眾,是蜀國門神之一。關羽一生立下汗馬功勞,以千里單騎的傳奇事跡震驚后世。
關羽氣質不凡,動如雷霆。他能一敵百人,戰無不勝。在許都之戰中,關羽曾單槍匹馬突入曹營,斬殺數十人后全身而退。在溫酒斬華雄一戰中,關羽更是展現了超凡的勇武。他在席間以酒樽擊倒敵人統帥華雄,接著順勢斬殺數人,為劉備軍立下汗馬功勞。
此后,關羽又率軍渡江南征,一路披靡。在長驅深入吳國腹地后,他不慌不忙,千里單騎突圍回到蜀地。這一傳奇事跡,成為關羽一生中最精彩的篇章。
關羽不僅武藝高強,更是重義氣、大度量的人。
他的忠誠與膽識,至今仍然令人肅然起敬。千古流傳的故事,見證了這位猛將的不世英名。
狄青,北宋名將。他多次擊敗西夏入侵,成功保衛北宋疆土,被后人譽為「帶刀上陣的宰相」。狄青鐵血無畏,誓死捍衛國土,是北宋邊疆的堅強屏障。
北宋對外用武極少,但面對西夏的入侵,狄青毅然請纓。他深知無戰事,國之弊端。為此,他奏請狄青是位出色的統帥,善于用兵。他曾二十五戰二十五捷,重創西夏主力。在定川之戰中,他用反間計大破西夏軍,一舉拔除西夏患。
狄青不畏強敵,與西夏鏖戰十余年。他的出現,使西夏聞風喪膽,不敢再犯邊境。正是有了這樣的鐵血大將,北宋國防才得以鞏固。
狄青不僅軍事才能出眾,也很有寬厚人格。他曾開倉濟民,深得邊疆人心。狄青一生清廉奉公,是北宋難得的良臣。
常遇春,明朝開國名將。他曾追隨朱元璋南征北戰,功勛卓著。常遇春勇冠三軍,鐵骨錚錚,為明初立下汗馬功勞。
常遇春少年時已萬夫不當,猛勇無比。他曾以三百人突襲敵營,大破萬人。后又力拔數座城池,為明軍打開戰場。常遇春不僅勇武,也很有謀略。他能料敵如神,出奇制勝。在攻城略地時,常遇春能妙用兵法,以進可圖,以退可守,屢建奇功。
在跟隨朱元璋作戰時,常遇春深得信任。他曾請纓為先鋒,自稱「常十萬」,誓為朱元璋奪取天下。后人稱他「一當十萬」,見證他過人的軍事才能。
常遇春忠心報國,為明初立下汗馬功勞。雖然他在北伐中原時病逝,未能目睹大業,但他的豐功偉績,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。
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無數英勇善戰的猛將,他們為國盡忠,在自己的時代里立下不朽的功勛。文中講述的八位猛將,都真實存在過,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。
項羽的氣吞山河,李存孝的勇冠三軍,冉閔的復漢大志,李靖的用兵如神......每位猛將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采。他們 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