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丨萱妈(文章原创 ,版权归本人所有,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)
很多家长会对自己的孩子疏于管教,从而让孩子给身边的人带来不适。父母不管教自己的孩子,社会上的其他人可能就会“出手”了。至于用的方法是温和的还是暴力的,那就无法确保了。
胡女士有一个5岁的小女儿,本来到了晚上女儿都会到公园里跳绳,因为疫情的原因,只能将跳绳的场地改成了家里。
但胡女士家楼下住着的是一位70岁的老大爷,女儿每晚跳绳都会到九,十点钟才结束,严重的影响到了老大爷的睡眠。出现这样的情况后,大爷立马找胡女士商量了这个问题,胡女士也应允,不会再让孩子叨扰到大爷的休息。
可没有过几天,5岁的熊孩子又开始在家里跳绳了,大爷再次提醒也无果。对于熊孩子的这一行为,楼下的大爷想出了一个奇招回怼。他买了一个震楼器,每当小女孩开始跳绳的时候,大爷就会打开震楼器。
这让胡女士的女儿感到非常难受。没过几天,胡女士便带着女儿登门道歉,并向老大爷承诺再不会让女儿在家跳了绳。
1. 给孩子立规矩
孩子之所以会成为“熊”孩子,往往都是因为他们做事没有规矩。
在日常生活当中,家长可以给孩子树立一定的规则准则。
比如明确告诉他们什么事可以做,什么事不可以做。同时父母也应该为孩子做好榜样,为孩子带来好的引导。
2.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
熊孩子的“熊”往往也会体现在他们的没有礼貌。所以父母应该从细节入手,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。
比如当他人包容孩子的错误或提供帮助给孩子时,父母应该带着孩子对他人表示感谢,不要让孩子觉得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。
3. 适当地让孩子吃点苦头
如果熊孩子的行为严重发酵,喜欢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乱翻别人的东西。此时父母对孩子好言相劝起不了很大的作用,可以选择适当的让孩子吃点苦头,让他明白自己的过度放纵会带来怎样的后果。
1. 让孩子做事有底线
孩子虽然年龄还小,但在做事方面也应该拥有自己的底线。所以家长应该有意识的给孩子树立规矩。
当孩子触碰到了原则底线时,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惩罚。这样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同时也能有效避免他们下次再犯。
2. 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三观
一个人的三观将会给他的日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。家长应该以身作则,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就为他们树立起良好的三观准则。
3.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礼仪的人
很多家长可能会不太注重细节,孩子遇到熟人不打招呼也不会指责他们。其实这往往就是孩子没有礼仪和教养的体现了。
因此,家长应该从生活的点滴入手,培养孩子的礼仪以及尊重他人的意识。
同时多带孩子出去走走,在不同的场合里教会孩子不同的礼仪。
育儿问题萱妈教,家庭教育要学好,孩子健康身体棒,我是@萱妈育儿堂,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(配图均源自网络,侵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