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振寧形容比自己小53歲的妻子是「上帝恩賜的最后禮物」,對他來說現在的成就,除了自己的努力外,用網絡用語就是「上天追著喂飯吃」,所以在他82歲的時候,給他最后一份禮物也能說得過去。
翁帆曾想寫一份「楊振寧的翻譯思想」的論文,可見她對先生除了愛之外,還有尊敬、崇拜。兩人攜手走過19個年頭,依舊恩愛無比令人羨慕。
可隨著時間推移,兩人的愛情似乎失去了原本的純真,翁帆的「野心」逐漸暴露。101歲的楊振寧身體狀況越來越差,露面的次數屈指可數,上次為了給學生們加油,專門錄制了一個視訊,視訊中的他臉色蒼白。
他是一個負責任的人,如果能現身學校,他肯定不會缺席。通過視訊的方式出鏡,說明他的身體真的不允許他到現場。之前翁帆還獨自去日本,替他出席酒會,可見翁帆正在一步步代替楊振寧。
就算楊振寧走了,翁帆依舊能頂著「遺孀」的名號,出席各種活動,拿到各種專利的錢。可這些并不能滿足她,前段時間有消息稱,翁帆為101歲的楊振寧再添一子。
兩人之前接受采訪的時候,楊振寧說他們不宜要孩子,因為他不在了,翁帆一個人帶著一個或者兩個孩子,是件困難的事。
但楊振寧只是這麼想的,翁帆還是去醫院凍了卵子,說明翁帆是想要孩子的。
如今醫學技術這麼發達,兩人要孩子輕而易舉,并不是什麼難事。可令人感到疑惑的是,兩人雖然結婚19年,但睡在一個床上的日子卻不多。因為兩人的作息習慣不同,楊振寧習慣3、4點起床讀書看報,為了不打擾翁帆不敢開燈,偷偷躲到廁所。
翁帆對此十分心疼,便提出了分房睡的建議,于是兩人分房多年。分房多年還能有孩子,引起了網友的爭議。其實這沒什麼好爭論的,不用腦子想都知道,兩人懷孕不可能是自然受孕,肯定要人工干預。
既然是人工干預,還需要兩人同一個房間睡覺嗎?不管孩子是通過什麼方式來到這個世界,他是兩人的骨肉是不變的事實。只要是兩人的孩子,怎麼來的有那麼重要嗎?
還是說有人會猜,孩子不是楊振寧的?如果孩子不是,翁帆這麼多年照顧他,是為了什麼?楊振寧說過,希望他走后,翁帆可以再嫁,所以翁帆沒必要這麼著急的生別人的孩子。
在我看來,這個想法是荒謬至極的,孩子肯定是楊振寧的。楊振寧的3個孩子,個個都是人中龍鳳,這個小兒一定也能成大才。體現自己的價值很好,繼承父親的衣缽,繼續為教育事業做貢獻更好。
希望翁帆和楊振寧能一直恩愛,不管還能在一起多少年,珍惜當下最重要。兩人的愛情,已經不是凡人能理解的了,我們也不該用狹隘的想法,胡亂猜測他們,不理解但必須要尊重,大家認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