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集的《灼灼風流》播放一半,慕灼華與王爺的「亦步亦趨試探法」戀愛終于有了結果。
前半部談戀愛,后半部分一路打怪?
這個節奏是不是太慢了?總覺得有點拖的感覺。
但是反過來想一想,又有點符合人性。更符合慕灼華不敢表露心跡又想逐步試探的感覺。滿足了觀眾甜寵的追夢心里。
1
慕灼華出生在一個三不管的家庭,連自己老爹的面一年也見不了幾回。
老爹見一朵摘一朵,娶回家又不管不顧。
自己的七男八女更不知道誰是誰。所以,慕灼華來到家用自己的腰牌通過時,老爹竟然叫她「小慕大人」,還以為她早已嫁給莊文峰,真是可笑可恨又可悲。
這種在無視家庭中長大的孩子,看慣了大家族中父母之間,兄弟姐妹間的勾心斗角,內心沒有安全感,更害怕男人朝三暮四,很難付出真心。
慕灼華的亦步亦趨的試探與《知否》中盛明蘭的步步為營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慕灼華是先把自己舍出來,就像《長相思》的小夭一樣,跟相柳之間就是一種相互試探的感情,你進一步,我退一步,我退一步,你又近一步,最后,相柳還是沒有走出最后一步,與小夭站在一起。反而是聰明的狐貍涂山璟占了先機。
而慕灼華的王爺卻傻呵呵的內心早已接受。
盛明蘭的打法跟她完全相反,她是把自己的內心感情深深地隱藏起來,保持平常心,等待顧廷燁一點點的向自己靠近。
所以,這兩種表達感情的方式是不同的 。
2
當慕灼華逃婚來到京城,與定王爺第一次見面,就對王爺有了好感,只不過她并不敢透露自己的心思。
為了自保,無依無靠的慕灼華察言觀色,裝傻充愣,表決心似的抱住了定王爺的這顆大粗腿。
這一計一舉三得,既滿足了她對定王爺好感的心理,又可以試探定王爺對她的感覺,同時還可能在定王爺的舉薦下參加科考。
當然,最后一個并不是她真的所想,只不過是她的一個準備。
因此,在她答題時定王爺故意打翻她的墨水,也是試探她的應對能力。
而事實證明,殿前考試應驗了她的能力。定王爺看到了她的意志之堅,從此決定讓她參與自己的大事。
皇帝封官六品翰林院編修,讓她給幾位太子講課。
課堂上兩位太子大打出手,一位假意派人請定王,結果太后趕來打了慕灼華板子,被定王爺趕到救下,抱進王府養傷。
當慕灼華的步步試探得到了定王爺的確定的感情之后,她反而害怕起來。
這就表明她的不安全心理,這種不安全心理來自小時候她家庭的復雜性,以及對男女感情的不確定性。
其實,任何沒有安全感的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刻都可能會刻意回避,感情更是如此。
回避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。也是避免感情受傷害的有力武器。
但是回避的同時也可能錯過了一次真誠的感情,所以,最好認清形勢,辯清真偽的情況下,果斷抉擇。
慕灼華參加迎接北涼使團來訪,三太子不懷好意,其妹妹傲慢無禮,慕灼華及時回懟,挽回了國威。
她知道只有自己好好表現,作為女子才能在這個男權社會,不被他人看不起。同時也會讓王爺更加器重,鞏固自己在王爺心中的地位。
北涼三太子與大太子比武動刀,試探定王爺身體是否康健,想把自己妹妹嫁給定王爺,慕灼華一一替定王爺分析透徹,三太子沒有占到一點便宜,悻悻而回。
在這兩件事中,慕灼華成功試探到王爺的真情底線,追問為啥疏遠我。
感情只是一個中性詞,關鍵在于誰在利用,誰能把握主動和先機。
往往感情占得先機的人,容易調動整個感情的方向。
當然,你的感情得是真誠的,否則就成了欺騙,就像《消失的她》中的何非一樣。
3
慕灼華跟隨大太子江南賑災,被莊文峰管家發現,被自己妹妹設計出賣。
當莊文峰正想圖謀不軌時,她用計策趕走莊文峰,看見窗外的執劍,她心理有了底。
不但找到了莊文峰隱藏的官糧,還找到了賬冊。
當執劍拉著她逃離莊府,差點被人砍的關鍵時刻,定王爺手刃逮人。
至此,他跟王爺的步步試探告一段落,他們已經有了過命的交情。
也因此,體內中毒的定王爺昏迷不醒。
此間,慕灼華在家里給王爺治傷期間,兩人感情升溫,王爺告訴她的身世,她母親的身份。
怪不得她對草藥治病這麼在行,醫術高明,原來是有基因的。
當你總在最后的某一刻知道了對方是真心想對的時候,你就會一點點放下心中的戒備,脫下外在的鎧甲。
慕灼華雖未在定王爺面前完全放開,內心早已波濤洶涌,所以才會在月光明亮的夜晚,一點點的靠近。
結語:《灼灼風流》這部劇從兩個線索發展劇情,明線是王爺與慕灼華的情感線索,暗線是王爺調查幾萬將士死之謎和母妃被害之謎。
后兩條暗線至18集有了判斷,可以二線歸一,兩方幕后操縱之人可能是一人。
從開始試探到兩人真情流露,慕灼華經歷了忐忑的內心探索過程,對方是王爺,所以她也懂得伴君如伴虎的危險 。
但她把自己像押注一樣壓在定王爺這顆大樹上,然后裝瘋賣傻,步步為營,不但達到了自己的目的,還贏得了定王爺的甜寵。
在前路不明的情況下,試探不失為一種好辦法,它不但能看出人心所向,更能體會感情真假和深淺程度。
試探雖然有可能給對方帶來某些傷害,但「是否真心,一探便知」的方法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,因為會很快在現實生活中得到驗證,也會斷了不必要的感情投資。